關于患者函授畢業論文范文,與改變側臥度數預防早期壓瘡效果觀察相關論文引用格式
本文關于患者及發生及方法方面的免費優秀學術論文范文,關于患者論文范文集,與改變側臥度數預防早期壓瘡效果觀察相關函授畢業論文范文,對不知道怎么寫患者論文范文課題研究的大學碩士、本科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范文和文獻綜述及職稱論文的作為參考文獻資料下載。
【中圖分類號】R63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2720(2009)03-0022-02
對于可能發生壓瘡的高危患者,國內尚無統一的客觀標準來判斷,臨床護理人員常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來識別,工作中存在盲目性和被動性,以致不能有效預防壓瘡發生.本課題采用Braden評分表對神經科臥床患者進行評估,可及时發現壓瘡高危患者,并通過采用改變側臥度數的方法,有效預防早期壓瘡發生.現報告如下:
有關論文范文主題研究: | 關于患者的論文范文 | 大學生適用: | 碩士學位論文、研究生論文 |
---|---|---|---|
相關參考文獻下載數量: | 92 | 寫作解決問題: | 學術論文怎么寫 |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 標準論文格式、論文目錄 | 職稱論文適用: | 論文發表、職稱評中級 |
所屬大學生專業類別: | 學術論文怎么寫 | 論文題目推薦度: | 經典題目 |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2007年6月~2008年6月我院神經科伴有意識或運動功能障礙的臥床患者(無翻身禁忌證)203例,男118例,女85例,年齡12~89歲,平均(59.32±1.25)歲.其中腦出血89例,腦梗死72例,顱腦損傷26例,其他疾病16例.Braden評分:觀察組(10.11±1.20)分,對照組(9.98±1.19)分.兩組患者中評分≤9分者均為20例,其Braden評分分別為:觀察組(7.75±1.18)分,對照組(7.78±1.14)分.兩組患者壓瘡發生的危險度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將評分≤12分(具有發生壓瘡的高度危險)的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102例)和對照組(101例),兩組年齡、性別、病種、壓瘡危險度等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評估方法:應用Braden評分表進行壓瘡危險因素初次評估,從感覺、潮濕、活動力、移動力、營養、摩擦力和剪切力6個方面進行評估,每個方面都針對一個與現存情況相關的因素,填好每項因素及評估分值,然后將所有項目加在一起得出總風險分值.最高23分,最低6分,15~18分為輕度危險,13~14分為中度危險,10~12分為高度危險,9分以下為極度危險.患者入院72h復評,病情變化隨時進行評估,如病情好轉(評分≥12分)或死亡,則退出實驗(本組均無人員退出).
1.2.2 臥位方法:①觀察組采取新式臥位:患者采取仰臥位身體向左或右傾斜20°~30°、仰臥位交替的方法翻身,向左或右傾斜的體位以對側肢體墊軟枕調節,軟枕分別墊于肩部、髖部、下肢及足跟,頭部可自由擺動.臥位時間以能耐受為度.②對照組采取傳統臥位:患者取左側90°臥位、仰臥位、右側90°臥位交替的方法進行翻身,側臥位時屈髖屈膝,兩腿前后分開,上腿在下腿前,且在上腿下墊軟枕使身體不向前傾,身體下側的手臂略向前伸,上側的手臂自然擺放,向左或右臥位時后背用海綿墊支撐以使身體不向后傾斜.③兩組患者翻身間隔時間均為2h,在無翻身禁忌證、不加重病情的情況下,由2名經過訓練的護理人員共同完成,翻身時動作輕柔,以免擦傷皮膚.④兩組患者均建立床頭翻身卡,準確記錄翻身時間、患者臥位及受壓部位皮膚情況.觀察周期分別為:觀察組(15.38±1.31)d,對照組(15.69±1.07)d.
這篇論文來源 http://www.sddlpr.live/geshi/467920.html
1.2.3 療效判定標準:皮膚完整,皮溫正常,受壓發紅部位皮膚變換體位后,30min內顏色恢復正常,與周圍皮膚無明顯界限為有效.壓瘡進展,皮膚破損、瘡面形成为無效.
1.2.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1.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行χ2檢驗.
2.結果
兩組壓瘡預防效果比較,見表1.
3.討論
壓瘡作为一種臨床常見并發癥,發生率逐渐增加,神經科壓瘡發生率甚至高達30%~60%[1].臥床患者一旦發生壓瘡,不但增加痛苦,加重經濟負擔,且增加其病死率.同時,也易因護理人員未向患者提供標準護理的證據而導致訴訟.因此,壓瘡護理一直倍受各級護理人員關注.
近年来,國內對壓瘡的預防仍沿用傳統經驗護理法,無準確的量化指標,護理工作存在較大的盲目性和被動性.本研究應用國際通用的壓瘡危險因素評分表――Braden評分表對臥床危重患者進行壓瘡危險因素評估,發現評分<9分的患者有發生壓瘡的極度危險,各級護理人員在進行基礎護理工作時應予以高度重視,預見性地對這些患者進行基礎護理,并告知家屬患者存在壓瘡發生的危險性,調動家屬的積極性,使之配合治療及護理,提高基礎護理工作質量,減少護患糾紛的發生.在壓瘡防治方面的大量研究表明,壓瘡的發生與壓力、潮濕、營養、年齡等因素相關,其中垂直壓力是壓瘡形成最主要的原因[2].間歇性解除壓力是有效預防壓瘡的關鍵,經常翻身則是臥床患者最為簡單有效的解除壓力的方法,但是,如果患者的體位不舒適或不平衡,則導致關節過度扭曲,造成關節處骨隆突更突出于體表而促使壓瘡發生.當患者與病床呈90°側臥時對外踝和股骨粗隆部產生很大壓力[3],且必須以海綿墊放于后背支撐,患者身體極易滑動從而產生摩擦力和剪切力,極易導致壓瘡發生,同時,側臥的角度越大,翻身時護理人員所做的功就越大,護理人員工作時體力消耗也隨之增加.而當人體與病床成20°~

關于患者論文范文集
【參考文獻】
[1] 趙錦穎.褥瘡局部的綜合治療[J].現代護理,2007,13(4):3872389.
[2] 王泠.壓瘡的管理[J].中國護理管理,2006,6(2):62264.
[3] 王英.壓瘡評估和預防的循證醫學證據[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3A):37239.
[4] 王永明.壓迫性潰瘍的原因及預防[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2,21(9):407~409.
[收稿 2008-12-05]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壓瘡的預防及護理論文
染的預防與護理,請于9月25日前將論文及審稿費寄至。護理論文文獻2016年 9.手術前后患者的墜床,壓瘡,燙傷等風險有評估和針對性的預防措施,10.危重,大手術患者有轉運交接記錄。
壓瘡護理論文
理,。護理論文文獻2016年 9.手術前后患者的墜床,壓瘡,燙傷等風險有評估和針對性的預防措施,10.危重,大手術患者有轉運交接記錄1,111.有利器損傷的防范和處理流程,2護。醫學護。
壓瘡的護理論文
理,。護理論文文獻2016年 9.手術前后患者的墜床,壓瘡,燙傷等風險有評估和針對性的預防措施,10.危重,大手術患者有轉運交接記錄1,111.有利器損傷的防范和處理流程,2護。醫學護。
壓瘡護理的論文
理,。護理論文文獻2016年 9.手術前后患者的墜床,壓瘡,燙傷等風險有評估和針對性的預防措施,10.危重,大手術患者有轉運交接記錄1,111.有利器損傷的防范和處理流程,2護。醫學護。
護理壓瘡論文
理,。護理論文文獻2016年 9.手術前后患者的墜床,壓瘡,燙傷等風險有評估和針對性的預防措施,10.危重,大手術患者有轉運交接記錄1,111.有利器損傷的防范和處理流程,2護。醫學護。
壓瘡護理新進展論文
理,。護理論文文獻2016年 9.手術前后患者的墜床,壓瘡,燙傷等風險有評估和針對性的預防措施,10.危重,大手術患者有轉運交接記錄1,111.有利器損傷的防范和處理流程,2護。醫學護。
壓瘡病人的護理論文
理,。護理論文文獻2016年 9.手術前后患者的墜床,壓瘡,燙傷等風險有評估和針對性的預防措施,10.危重,大手術患者有轉運交接記錄1,111.有利器損傷的防范和處理流程,2護。護理論。
關于壓瘡護理論文
意。護理論文文獻2016年 9.手術前后患者的墜床,壓瘡,燙傷等風險有評估和針對性的預防措施,10.危重,大手術患者有轉運交接記錄1,111.有利器損傷的防范和處理流程,2護。護理論。
關于壓瘡護理的論文
意。護理論文文獻2016年 9.手術前后患者的墜床,壓瘡,燙傷等風險有評估和針對性的預防措施,10.危重,大手術患者有轉運交接記錄1,111.有利器損傷的防范和處理流程,2護。護理論。
關于壓瘡的護理論文
意。護理論文文獻2016年 9.手術前后患者的墜床,壓瘡,燙傷等風險有評估和針對性的預防措施,10.危重,大手術患者有轉運交接記錄1,111.有利器損傷的防范和處理流程,2護。護理論。
本文doc格式 : 改變側臥度數預防早期壓瘡效果觀察【論文下載】
去畢業論文范文網 閱讀更多優秀論文范文